食品种类
桂皮
来源:未知
作者:admin
发布时间:2020-08-06 10:28:29
桂皮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
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
桂皮
拉丁学名
Cinnamomum tamala (Bauch.-Ham.) Nees et Eberm
别称
柴桂、山肉桂,土肉桂,土桂
界
植物界
门
被子植物门
纲
双子叶植物纲
亚纲
原始花被亚纲
目
樟目
科
樟科
亚科
樟亚科
属
樟属
种
桂皮
分布区域
产中国云南西部。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也有。
目录
1基本信息
2基本介绍
3基本种类
4化学成份
5药理作用
6鉴别方法
7临床应用
8植物形态
9营养功效
10宜忌人群
11各家论述
12营养知识
13区分肉桂
14中国肉桂之乡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桂皮
中文别名:土肉桂
界:植物界
门:被子植物门
纲:双子叶植物纲,又称木兰纲。
桂皮
桂皮
亚纲:木兰亚纲
目:樟目
科:樟科
亚科:樟亚科
族:樟族
属:樟属
种:桂皮
分布:中国西南各省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
桂皮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[1]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种类
肉桂
肉桂(学名:Cinnamomum cassia,异名Cinnamomum aromaticum)为樟科常绿乔木,又名玉桂、牡桂,高达10米以上,树皮灰褐色,树皮厚可达13毫米,具强烈辛辣芳香味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长椭圆形,或椭圆披针形,长8-20厘米,宽3-5.5厘米;顶端急尖,叶基宽楔形;全缘,具离基三出脉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径5毫米,花被裂片椭圆形,长3毫米。果椭圆形,长10毫米,径7-8毫米,熟时紫黑色。
桂皮
桂皮
植物各部,如其树皮、枝、叶、果、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,用于食品、饮料、香烟及医药,但常用作香料、化妆品、日用品的香精。树皮出油率为2.15%,桂枝出油率为0.35%,桂叶出油率为0.39%,桂子(幼果)出油率为2.04%。树皮被叫作桂皮。
肉桂原产中国,分布于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等湿热地区,其中尤以广西最多。越南、老挝、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分布。肉桂大多为人工栽培,且以种子繁殖为主,这样可使其后代保持亲本的特性,以获得枝下较高的树干,有利于剥取桂皮,因此在生产上很少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种植。多于秋季剥取,刮去栓皮、阴干。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,常见的有企边桂、板桂、油板桂、桂通等。生用。
锡兰肉桂
锡兰肉桂(学名:Cinnamomum verum,异名Cinnamomum zeylanicum)是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樟属植物,原产斯里兰卡,在中国广东海南、广西南宁、台湾均有栽培。其树皮,亦称锡兰肉桂。
在欧美,英文所称 Cinnamon 多指此类。
桂皮
桂皮
阴香
阴香(学名:Cinnamomum burmannii)属樟科,为常绿高大乔木。叶不规则对生或散生,革质,卵形至长卵形,长6-10厘米,宽2.5-4厘米;叶顶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;具明显离基三出脉,脉腋无腺体,以此与香樟区别。圆锥花序生枝顶或叶腋,花被长5毫米,内外均被毛。果卵形,长8毫米,果托齿裂,齿顶端平。
其叶可作芳香植物原料,亦可入药(味辛,气香,能祛风)。此树也提供木材,常在园林作绿化树、行道树。分布于海南,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等地。
阴香皮乃阴香的树皮,又名广东桂皮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、坎香草、阴草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、山肉桂、山玉桂、香胶叶《岭南采药录》、胶桂、土肉桂、假桂枝、山桂、月桂、野玉桂、鸭母桂、香胶仔、潺桂。
细叶香桂
细叶香桂(学名:Cinnamomum subavenium)属樟科,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达50厘米;树皮灰色,片状剥落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片椭圆形,卵状披针形,长3.5-13厘米,宽2-6厘米;叶全缘,三出脉明显。圆锥花序腋生,花淡黄色,长3-4毫米;花被片近椭圆形,长3毫米。果椭圆形,长7毫米,径5毫米,熟时蓝黑色。树皮含芳香油,作食品加工调料。
天竺桂
天竺桂(学名:Cinnamomum pedunculatum),又名普陀樟,星散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狭窄范围,因种子间歇结实,加上人为干扰频繁,林下很少见到幼苗幼树。主要分布于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新竹、台北等。
折叠编辑本段化学成份
天竺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中含水芹烯、丁香油酚、甲基丁香油酚。叶含挥发油约1%,中含黄樟醚约60%,丁香油酚约3%,1,8-按叶素等。
细叶香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鞣质12.8%。叶含挥发油约1%。种子含脂肪油40%。
折叠编辑本段药理作用
桂皮中所含桂皮醛、丁香油酚的药理见肉桂及丁香条。
一种品种未注明的桂皮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、共心性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,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剂作用强。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挥发油类,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见报道。
折叠编辑本段鉴别方法
折叠性状鉴别
(1)天竺桂皮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,大小不等,一般长30-60cm,厚2-4mm。外皮灰褐色,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;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,指甲刻划显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。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
(2)川桂皮不规则块片,厚1-3mm。外皮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,或有灰棕色花斑;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。质硬,断面浅棕色或棕色。香气弱,微有樟及气,味辛凉、微辣。
以皮薄、呈卷筒状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
折叠显微鉴别树皮切面
(1)天竺桂皮层细胞稍小,排列不整齐,壁普厚,类方形,内含小方晶;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-10成群稀疏散在,不连成环,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28-40μm,壁多数较薄,厚约6-8(-12)μm。韧皮部石细胞少,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;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。
(2)川桂皮层细胞较小,方形或类三角形,排列整齐,壁增厚或内壁增厚,有纹孔,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;有石细胞群散在,石细胞类圆形者,直径20-40μm,椭圆形者长24-72μm,宽20-30μm,壁厚6-10(-14)μm。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。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。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,直径4-6μm,长方形结晶,宽4-12μm,长达28μm。
折叠化学鉴别薄层层析
取本品粉末0.5g,加乙醇10ml,密塞,时时振摇,冷浸20分钟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液。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对照品溶液,吸取供试液10-15μl,对照液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60-90℃)-醋酸乙酯(85:15)展开,取出晾干,喷0.1%2,4-二硝基苯肼试液。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折叠编辑本段临床应用
治疗白色念珠菌病:取桂皮(未注明品种)100克加乙醚500毫升,浸渍24小时,滤过,置温水槽内蒸发,除去乙醚后,加蒸馏水100毫升,加温振荡,用滤纸过滤,滤液呈无色透明,调整pH为中性,装安瓿高压灭菌,即为桂皮素注射液。治疗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,均经临床检查及霉菌培养确诊。成人每日肌注2次,总量4~10毫升,儿童酌减。结果27例治愈(临床症状完全消失,培养转阴),6例显著好转(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培养阳性,但菌落显著减少),4例好转(临床症状显着改善,培养阳性,菌落减少)。其中以内脏念珠菌病疗效较佳,一般在用药2~5天后体温即下降至正常,症状随之好转,培养转阴;对皮肤及粘膜感染的疗效较慢,一般在用药3~7日后症状开始好转,治疗最短12天,最长119天(曾中断治疗)。值得注意的是,桂皮素如与广谱抗菌素合用,有可能预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。
折叠编辑本段植物形态
桂皮,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。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;在西方的《圣经》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。秦代以前,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。
1.天竺桂常绿乔木。桂皮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
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
高可17m。树皮赭黑色,有香气。单叶互生,近枝梢处交互对生;略革质;长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9-1天竺桂2cm,宽3-5cm,先端钝,基部锐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稍淡;具离基3出脉,中央主脉于上部再分出1-2对侧脉;叶柄平滑。花5-6朵,呈伞形花序,生于新枝的叶腋;花小,基部筒状,花被6裂,2轮,广椭圆形或椭圆形,内轮3片较长;发育雄蕊9枚,3轮排列,外2轮花药内向,花丝基部无腺体,第3轮花药外向,花丝基部具2腺体,最内面尚有1轮退化雄蕊;雌蕊1,子房上位,花柱细小。浆果球形,暗紫色,基部有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6月。果熟期12月。
2.阴香。常绿乔木,高达20m。小枝赤褐色,无毛。叶近于对生或散生,革质,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6-10cm,宽2-4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至近圆形,全缘;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,两面均无毛,具离基3出脉,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;叶柄长8-12mm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绿白色,花被6,基部略合生,长4-5mm,两面均被柔毛;能育雄蕊9,排成3轮,外面2轮花药内向,第3轮花药外向,花药均为卵形,4室,瓣裂,花丝短,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;雌蕊1,子房上位,1室,1胚珠,花柱细,柱头小。浆果核果状,卵形,长不及1cm,直径约5mm,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,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。花期3-4月。果期4-10月。
3.细叶香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树皮灰色,小枝密生绢状毛。叶在新枝对生,在老枝互生,革质,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4-14cm,宽1-6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密生绢状短柔毛,具离基3出脉,在背面显着隆起。圆锥花序腋生;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;花淡黄色,花被6裂,基部筒状;雄蕊、雌蕊与前种相似。浆果椭圆形,基部具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6-12月。
4.川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枝紫灰褐色,光滑。单叶互生或近对生;革质,卵形至长卵形,长8-15cm,宽3-5cm,先端渐尖而顶点钝,基部楔状或钝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微被白粉,幼时有白色绢状毛,后渐脱落;具离基3出脉,在下面不隆起。花小,白色,成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;总花梗细长,长1-6cm,光滑或微被毛,小花梗丝状,先端渐粗,具细毛;花被6裂,内外皆疏生绢状细毛;雄蕊与雌蕊均与前种相似。浆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7-10月。
折叠编辑本段营养功效
折叠食疗作用
桂皮味辛甘、性热,入肾、脾、膀胱经
有补元阳,暖脾胃,除积冷,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
主治命门火衰、肢冷脉微、亡阳虚脱、腹痛泄泻、寒疝、腰膝冷痛、经桂皮(侧面)闭?瘕、阴疽流注、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。
1. 温肾壮阳: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、肢冷、腰膝冷痛,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、气逆
2. 温中祛寒: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,以及腹痛腹泻,常与干姜、附子同用
3. 温经止痛:能温通血脉、散寒止痛,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、肢体疼痛。
该品辛甘大热,纯阳燥烈,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,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,故为脾肾阳虚、寒凝诸痛、气血虚寒等症之要药。
桂心:苦辛,无毒(或作甘大燥)。[功用]补阳,活血
桂枝:辛甘温,无毒。[功用]温经,通脉,发汗
折叠食疗价值
樟科乔木植物天竺桂、阴香等的树皮。天竺桂又称川桂、土桂皮,分布于中国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;阴香又称山肉桂、连粘树,分布于中南及福建、浙江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秋、冬季采取,阴干用。
[性能]味辛,性温。能开胃进食,温中散寒,止痛,活血。
[参考]天竺桂含挥发油,其中有水芹烯、丁香油酚等。阴香亦含挥发油,其中主要为桂皮醛、丁香油酚、黄樟醚等。
天竺桂和阴香均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气体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[用途]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减退,或脘腹冷痛,呕逆;妇女产后血瘀腹痛。
[用法]作调味品,煎汤。
[注意]孕妇不宜。
[附方]
桂皮红糖汤:桂皮6~9g,红糖适量。煎汤服。
本方用桂皮温经活血;红糖和血行瘀,并有温养脾胃作用。用于妇女产后血瘀腹痛,或见胃寒少食。
另:在四川方言中,“桂皮”是指一个人很“二”,有点傻的意思。
折叠编辑本段宜忌人群
折叠宜食
桂皮适宜腰膝冷痛、阳虚怕冷、风寒湿性关节炎、四肢发凉、胃寒冷痛、食欲不振、呕吐清水、腹部隐痛、肠鸣泄泻、妇女产后腹痛、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、慢性溃疡、心动过缓、脉象沉迟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雷诺氏症者食用,也适合肾虚、遗尿患者食用,每次5克左右即可。
折叠忌食
内热较重、内火偏盛或阴虚火旺者忌食,舌红无苔之人亦忌;患有干燥综合症、更年期综合症者忌食;平素大便燥结或患有痔疮者忌食;患有出血性疾病之人忌食;孕妇期间忌食;春夏之季忌食。此外,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宜食用。
折叠编辑本段各家论述
1.本草拾遗》:治腹内诸冷,血气胀痛。
桂皮
桂皮
2.《海药本草》:补暖腰脚,破产后恶血,治血痢肠风,功力与桂心同。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益肝肾,通经脉,散风寒,除湿痹,暖腰膝,止呕吐。治筋骨疼痛,寒泄腹痛,霍乱呕吐,噎膈胸满,膀胱寒疝,腰膝现冷,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。
折叠编辑本段营养知识
桂皮知识介绍:桂皮是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,气味芳香,作用与茴香相似,常用于烹调腥味较重的原料,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,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。主要产于广东、广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,以广西产量大而质好。产地亦有采鲜桂叶作调味的。
桂皮分桶桂、厚肉桂、薄肉桂三种。桶桂为嫩桂树的皮,质细、清洁、甜香、味正、呈土黄色,质量最好,可切碎做炒菜调味品;厚肉桂皮粗糙,味厚,皮色呈紫红,炖肉用最佳;薄肉桂外皮微细,肉纹细、味薄、香味少,表皮发灰色,里皮红黄色,用途与厚肉桂相同。
一般说,肉桂为桂树的皮,干燥后为桶状,称“桂通”。而“桂心”系去掉外层粗皮的“桂通”,也写作“桂辛”,跟“肉桂”的疗效近似。
桂皮营养分析:
1. 桂皮香气馥郁,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,令人食欲大增
2. 菜肴中适量添加桂皮,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
3.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,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。
桂皮补充信息:1. 受潮发霉的桂皮勿用,夏季忌食
2. 桂皮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,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,且不宜长期食用
3. 挑选桂皮:优质桂皮,外表呈灰褐色,内里赭赤色,用口嚼时,有先甜后辛辣味道的为好。
桂皮适合人群:一般人群均可食用
1.适宜食欲不振、腰膝冷痛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、心动过慢的人食用
2.不适宜便秘、痔疮患者、孕妇食用。
桂皮食疗作用:桂皮味辛甘、性热,入肾、脾、膀胱经
有补元阳,暖脾胃,除积冷,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
主治命门火衰、肢冷脉微、亡阳虚脱、腹痛泄泻、寒疝、腰膝冷痛、经闭?瘕、阴疽流注、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。
桂心:苦辛,无毒(或作甘大燥)。[功用]补阳,活血
桂枝:辛甘温,无毒。[功用]温经,通脉,发汗
折叠编辑本段区分肉桂
肉桂与桂皮在香气、味道及断面都有所区别,肉桂的香气浓厚、味甜微辛,其断面近外层处有一乳白色带纹,而桂皮的香气却不同,香气微香、味微甜有的甚至稍带涩味和辛辣味,其断面是断断续续的乳白色带纹或者没有。
另外肉桂和桂皮断面的颜色也有区别,肉桂断面呈红棕色,桂皮呈棕黄色或者棕色。
肉桂和桂皮的含油量也不一样,肉桂在5.1%左右,桂皮在1%-2%,大家注意区分。
折叠编辑本段中国肉桂之乡
拥有中国肉桂之乡称号的地方:广东省高要市,广东省罗定市,广东郁南县,广西梧州市藤县,广西防城港市等县市。
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
桂皮
拉丁学名
Cinnamomum tamala (Bauch.-Ham.) Nees et Eberm
别称
柴桂、山肉桂,土肉桂,土桂
界
植物界
门
被子植物门
纲
双子叶植物纲
亚纲
原始花被亚纲
目
樟目
科
樟科
亚科
樟亚科
属
樟属
种
桂皮
分布区域
产中国云南西部。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也有。
目录
1基本信息
2基本介绍
3基本种类
4化学成份
5药理作用
6鉴别方法
7临床应用
8植物形态
9营养功效
10宜忌人群
11各家论述
12营养知识
13区分肉桂
14中国肉桂之乡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桂皮
中文别名:土肉桂
界:植物界
门:被子植物门
纲:双子叶植物纲,又称木兰纲。
桂皮
桂皮
亚纲:木兰亚纲
目:樟目
科:樟科
亚科:樟亚科
族:樟族
属:樟属
种:桂皮
分布:中国西南各省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
桂皮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[1]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种类
肉桂
肉桂(学名:Cinnamomum cassia,异名Cinnamomum aromaticum)为樟科常绿乔木,又名玉桂、牡桂,高达10米以上,树皮灰褐色,树皮厚可达13毫米,具强烈辛辣芳香味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长椭圆形,或椭圆披针形,长8-20厘米,宽3-5.5厘米;顶端急尖,叶基宽楔形;全缘,具离基三出脉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径5毫米,花被裂片椭圆形,长3毫米。果椭圆形,长10毫米,径7-8毫米,熟时紫黑色。
桂皮
桂皮
植物各部,如其树皮、枝、叶、果、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,用于食品、饮料、香烟及医药,但常用作香料、化妆品、日用品的香精。树皮出油率为2.15%,桂枝出油率为0.35%,桂叶出油率为0.39%,桂子(幼果)出油率为2.04%。树皮被叫作桂皮。
肉桂原产中国,分布于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等湿热地区,其中尤以广西最多。越南、老挝、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分布。肉桂大多为人工栽培,且以种子繁殖为主,这样可使其后代保持亲本的特性,以获得枝下较高的树干,有利于剥取桂皮,因此在生产上很少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种植。多于秋季剥取,刮去栓皮、阴干。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,常见的有企边桂、板桂、油板桂、桂通等。生用。
锡兰肉桂
锡兰肉桂(学名:Cinnamomum verum,异名Cinnamomum zeylanicum)是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樟属植物,原产斯里兰卡,在中国广东海南、广西南宁、台湾均有栽培。其树皮,亦称锡兰肉桂。
在欧美,英文所称 Cinnamon 多指此类。
桂皮
桂皮
阴香
阴香(学名:Cinnamomum burmannii)属樟科,为常绿高大乔木。叶不规则对生或散生,革质,卵形至长卵形,长6-10厘米,宽2.5-4厘米;叶顶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;具明显离基三出脉,脉腋无腺体,以此与香樟区别。圆锥花序生枝顶或叶腋,花被长5毫米,内外均被毛。果卵形,长8毫米,果托齿裂,齿顶端平。
其叶可作芳香植物原料,亦可入药(味辛,气香,能祛风)。此树也提供木材,常在园林作绿化树、行道树。分布于海南,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等地。
阴香皮乃阴香的树皮,又名广东桂皮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、坎香草、阴草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、山肉桂、山玉桂、香胶叶《岭南采药录》、胶桂、土肉桂、假桂枝、山桂、月桂、野玉桂、鸭母桂、香胶仔、潺桂。
细叶香桂
细叶香桂(学名:Cinnamomum subavenium)属樟科,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达50厘米;树皮灰色,片状剥落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片椭圆形,卵状披针形,长3.5-13厘米,宽2-6厘米;叶全缘,三出脉明显。圆锥花序腋生,花淡黄色,长3-4毫米;花被片近椭圆形,长3毫米。果椭圆形,长7毫米,径5毫米,熟时蓝黑色。树皮含芳香油,作食品加工调料。
天竺桂
天竺桂(学名:Cinnamomum pedunculatum),又名普陀樟,星散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狭窄范围,因种子间歇结实,加上人为干扰频繁,林下很少见到幼苗幼树。主要分布于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新竹、台北等。
折叠编辑本段化学成份
天竺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中含水芹烯、丁香油酚、甲基丁香油酚。叶含挥发油约1%,中含黄樟醚约60%,丁香油酚约3%,1,8-按叶素等。
细叶香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鞣质12.8%。叶含挥发油约1%。种子含脂肪油40%。
折叠编辑本段药理作用
桂皮中所含桂皮醛、丁香油酚的药理见肉桂及丁香条。
一种品种未注明的桂皮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、共心性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,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剂作用强。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挥发油类,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见报道。
折叠编辑本段鉴别方法
折叠性状鉴别
(1)天竺桂皮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,大小不等,一般长30-60cm,厚2-4mm。外皮灰褐色,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;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,指甲刻划显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。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
(2)川桂皮不规则块片,厚1-3mm。外皮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,或有灰棕色花斑;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。质硬,断面浅棕色或棕色。香气弱,微有樟及气,味辛凉、微辣。
以皮薄、呈卷筒状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
折叠显微鉴别树皮切面
(1)天竺桂皮层细胞稍小,排列不整齐,壁普厚,类方形,内含小方晶;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-10成群稀疏散在,不连成环,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28-40μm,壁多数较薄,厚约6-8(-12)μm。韧皮部石细胞少,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;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。
(2)川桂皮层细胞较小,方形或类三角形,排列整齐,壁增厚或内壁增厚,有纹孔,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;有石细胞群散在,石细胞类圆形者,直径20-40μm,椭圆形者长24-72μm,宽20-30μm,壁厚6-10(-14)μm。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。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。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,直径4-6μm,长方形结晶,宽4-12μm,长达28μm。
折叠化学鉴别薄层层析
取本品粉末0.5g,加乙醇10ml,密塞,时时振摇,冷浸20分钟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液。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对照品溶液,吸取供试液10-15μl,对照液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60-90℃)-醋酸乙酯(85:15)展开,取出晾干,喷0.1%2,4-二硝基苯肼试液。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折叠编辑本段临床应用
治疗白色念珠菌病:取桂皮(未注明品种)100克加乙醚500毫升,浸渍24小时,滤过,置温水槽内蒸发,除去乙醚后,加蒸馏水100毫升,加温振荡,用滤纸过滤,滤液呈无色透明,调整pH为中性,装安瓿高压灭菌,即为桂皮素注射液。治疗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,均经临床检查及霉菌培养确诊。成人每日肌注2次,总量4~10毫升,儿童酌减。结果27例治愈(临床症状完全消失,培养转阴),6例显著好转(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培养阳性,但菌落显著减少),4例好转(临床症状显着改善,培养阳性,菌落减少)。其中以内脏念珠菌病疗效较佳,一般在用药2~5天后体温即下降至正常,症状随之好转,培养转阴;对皮肤及粘膜感染的疗效较慢,一般在用药3~7日后症状开始好转,治疗最短12天,最长119天(曾中断治疗)。值得注意的是,桂皮素如与广谱抗菌素合用,有可能预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。
折叠编辑本段植物形态
桂皮,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。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;在西方的《圣经》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。秦代以前,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。
1.天竺桂常绿乔木。桂皮又称肉桂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
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
高可17m。树皮赭黑色,有香气。单叶互生,近枝梢处交互对生;略革质;长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9-1天竺桂2cm,宽3-5cm,先端钝,基部锐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稍淡;具离基3出脉,中央主脉于上部再分出1-2对侧脉;叶柄平滑。花5-6朵,呈伞形花序,生于新枝的叶腋;花小,基部筒状,花被6裂,2轮,广椭圆形或椭圆形,内轮3片较长;发育雄蕊9枚,3轮排列,外2轮花药内向,花丝基部无腺体,第3轮花药外向,花丝基部具2腺体,最内面尚有1轮退化雄蕊;雌蕊1,子房上位,花柱细小。浆果球形,暗紫色,基部有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6月。果熟期12月。
2.阴香。常绿乔木,高达20m。小枝赤褐色,无毛。叶近于对生或散生,革质,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6-10cm,宽2-4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至近圆形,全缘;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,两面均无毛,具离基3出脉,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;叶柄长8-12mm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绿白色,花被6,基部略合生,长4-5mm,两面均被柔毛;能育雄蕊9,排成3轮,外面2轮花药内向,第3轮花药外向,花药均为卵形,4室,瓣裂,花丝短,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;雌蕊1,子房上位,1室,1胚珠,花柱细,柱头小。浆果核果状,卵形,长不及1cm,直径约5mm,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,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。花期3-4月。果期4-10月。
3.细叶香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树皮灰色,小枝密生绢状毛。叶在新枝对生,在老枝互生,革质,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4-14cm,宽1-6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密生绢状短柔毛,具离基3出脉,在背面显着隆起。圆锥花序腋生;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;花淡黄色,花被6裂,基部筒状;雄蕊、雌蕊与前种相似。浆果椭圆形,基部具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6-12月。
4.川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枝紫灰褐色,光滑。单叶互生或近对生;革质,卵形至长卵形,长8-15cm,宽3-5cm,先端渐尖而顶点钝,基部楔状或钝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微被白粉,幼时有白色绢状毛,后渐脱落;具离基3出脉,在下面不隆起。花小,白色,成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;总花梗细长,长1-6cm,光滑或微被毛,小花梗丝状,先端渐粗,具细毛;花被6裂,内外皆疏生绢状细毛;雄蕊与雌蕊均与前种相似。浆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7-10月。
折叠编辑本段营养功效
折叠食疗作用
桂皮味辛甘、性热,入肾、脾、膀胱经
有补元阳,暖脾胃,除积冷,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
主治命门火衰、肢冷脉微、亡阳虚脱、腹痛泄泻、寒疝、腰膝冷痛、经桂皮(侧面)闭?瘕、阴疽流注、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。
1. 温肾壮阳: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、肢冷、腰膝冷痛,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、气逆
2. 温中祛寒: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,以及腹痛腹泻,常与干姜、附子同用
3. 温经止痛:能温通血脉、散寒止痛,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、肢体疼痛。
该品辛甘大热,纯阳燥烈,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,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,故为脾肾阳虚、寒凝诸痛、气血虚寒等症之要药。
桂心:苦辛,无毒(或作甘大燥)。[功用]补阳,活血
桂枝:辛甘温,无毒。[功用]温经,通脉,发汗
折叠食疗价值
樟科乔木植物天竺桂、阴香等的树皮。天竺桂又称川桂、土桂皮,分布于中国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;阴香又称山肉桂、连粘树,分布于中南及福建、浙江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秋、冬季采取,阴干用。
[性能]味辛,性温。能开胃进食,温中散寒,止痛,活血。
[参考]天竺桂含挥发油,其中有水芹烯、丁香油酚等。阴香亦含挥发油,其中主要为桂皮醛、丁香油酚、黄樟醚等。
天竺桂和阴香均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气体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[用途]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减退,或脘腹冷痛,呕逆;妇女产后血瘀腹痛。
[用法]作调味品,煎汤。
[注意]孕妇不宜。
[附方]
桂皮红糖汤:桂皮6~9g,红糖适量。煎汤服。
本方用桂皮温经活血;红糖和血行瘀,并有温养脾胃作用。用于妇女产后血瘀腹痛,或见胃寒少食。
另:在四川方言中,“桂皮”是指一个人很“二”,有点傻的意思。
折叠编辑本段宜忌人群
折叠宜食
桂皮适宜腰膝冷痛、阳虚怕冷、风寒湿性关节炎、四肢发凉、胃寒冷痛、食欲不振、呕吐清水、腹部隐痛、肠鸣泄泻、妇女产后腹痛、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、慢性溃疡、心动过缓、脉象沉迟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雷诺氏症者食用,也适合肾虚、遗尿患者食用,每次5克左右即可。
折叠忌食
内热较重、内火偏盛或阴虚火旺者忌食,舌红无苔之人亦忌;患有干燥综合症、更年期综合症者忌食;平素大便燥结或患有痔疮者忌食;患有出血性疾病之人忌食;孕妇期间忌食;春夏之季忌食。此外,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宜食用。
折叠编辑本段各家论述
1.本草拾遗》:治腹内诸冷,血气胀痛。
桂皮
桂皮
2.《海药本草》:补暖腰脚,破产后恶血,治血痢肠风,功力与桂心同。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益肝肾,通经脉,散风寒,除湿痹,暖腰膝,止呕吐。治筋骨疼痛,寒泄腹痛,霍乱呕吐,噎膈胸满,膀胱寒疝,腰膝现冷,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。
折叠编辑本段营养知识
桂皮知识介绍:桂皮是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,气味芳香,作用与茴香相似,常用于烹调腥味较重的原料,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,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。主要产于广东、广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,以广西产量大而质好。产地亦有采鲜桂叶作调味的。
桂皮分桶桂、厚肉桂、薄肉桂三种。桶桂为嫩桂树的皮,质细、清洁、甜香、味正、呈土黄色,质量最好,可切碎做炒菜调味品;厚肉桂皮粗糙,味厚,皮色呈紫红,炖肉用最佳;薄肉桂外皮微细,肉纹细、味薄、香味少,表皮发灰色,里皮红黄色,用途与厚肉桂相同。
一般说,肉桂为桂树的皮,干燥后为桶状,称“桂通”。而“桂心”系去掉外层粗皮的“桂通”,也写作“桂辛”,跟“肉桂”的疗效近似。
桂皮营养分析:
1. 桂皮香气馥郁,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,令人食欲大增
2. 菜肴中适量添加桂皮,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
3.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,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。
桂皮补充信息:1. 受潮发霉的桂皮勿用,夏季忌食
2. 桂皮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,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,且不宜长期食用
3. 挑选桂皮:优质桂皮,外表呈灰褐色,内里赭赤色,用口嚼时,有先甜后辛辣味道的为好。
桂皮适合人群:一般人群均可食用
1.适宜食欲不振、腰膝冷痛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、心动过慢的人食用
2.不适宜便秘、痔疮患者、孕妇食用。
桂皮食疗作用:桂皮味辛甘、性热,入肾、脾、膀胱经
有补元阳,暖脾胃,除积冷,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
主治命门火衰、肢冷脉微、亡阳虚脱、腹痛泄泻、寒疝、腰膝冷痛、经闭?瘕、阴疽流注、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。
桂心:苦辛,无毒(或作甘大燥)。[功用]补阳,活血
桂枝:辛甘温,无毒。[功用]温经,通脉,发汗
折叠编辑本段区分肉桂
肉桂与桂皮在香气、味道及断面都有所区别,肉桂的香气浓厚、味甜微辛,其断面近外层处有一乳白色带纹,而桂皮的香气却不同,香气微香、味微甜有的甚至稍带涩味和辛辣味,其断面是断断续续的乳白色带纹或者没有。
另外肉桂和桂皮断面的颜色也有区别,肉桂断面呈红棕色,桂皮呈棕黄色或者棕色。
肉桂和桂皮的含油量也不一样,肉桂在5.1%左右,桂皮在1%-2%,大家注意区分。
折叠编辑本段中国肉桂之乡
拥有中国肉桂之乡称号的地方:广东省高要市,广东省罗定市,广东郁南县,广西梧州市藤县,广西防城港市等县市。